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,以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为契机,按照“守初心、担使命、找差距、抓落实”的总要求,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,推进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稳步发展,根据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《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,结合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“十三五”事业发展规划》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和学校“一二四四“发展目标,制定此工作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,以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”为宗旨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爱岗敬业、教书育人为核心,以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为重点,强化博爱师德教育,积极引导全校师生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品行之师、学问之师,为实现我校建成“国内一流、国际有影响的特殊教育师范本科院校”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。
二、活动内容
(一)加强党的作风建设,以党风带动师风,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博爱师德建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。
1.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党支部标准化建设、星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党支部“标准+示范”建设方案,列入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考核内容。
责任单位:党委组织部
2.基层党组织要抓好本单位的博爱师德建设,将博爱师德教育列为教师党员培训、党支部书记培训的重要内容,教工党支部要通过主题党日活动、民主生活会、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、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等途径,加强师德师风教育。
责任单位:党委组织部
3.结合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组织学习优秀模范教师事迹,组织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,开展“守初心、担使命,师德师风对标找差”活动。
责任单位:党委教师工作部
(二)加强教师师德培养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,激发教师队伍发展后劲,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。
1.组织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和入职教育、教师发展培训等各类教职工培训,开设理想信念、师德师风、校史校情等专题教育,推进新教师助教制度,发挥优秀教师的师德榜样影响力。
责任单位:人事处 教务处
2.开展教风评议活动和师风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,推动“教风带学风、学风促教风”建设,围绕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规范,定期组织系列教学规范学习研讨、教学提升能力、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混合教学模式、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等专题培训,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、教育教学能力、特殊教育素养和学术自律意识。引导广大教师坚持立德树人,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。
责任单位:教务处
3.开展“向黄大年、赵亚夫学习,做新时代‘四有’好老师”活动,切实推进我校教师团队建设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。
责任单位:人事处 工会
4.多渠道、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,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师德教育第一课,师范生每年开展师德教育,定期邀请基层特校、兄弟院校的师德模范人物做师德报告,邀请优秀校友代表参加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,开展毕业季“我心目中的好老师”评选,组织师德典型教育、传统文化教育、优秀学子故事分享会活动。
责任单位: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务处 党委学生工作部
5.举办全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,引导学生投身特殊教育和残疾人服务事业,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归属感、自豪感,将职业生涯课程纳入课程教学计划。举办融合教育在身边的活动,引导学生关爱、关心、帮助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合,打造有温度的博爱校园。
责任单位:学生工作处 教务处
(三)加强社会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,充分发挥博爱文化的正向引领、陶冶审美、传承辐射的育人功能。
1.发挥师范院校和特殊教育办学特色,依托学生就业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,以全国助残日、学雷锋日、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活动,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,了解一线特教教师工作,了解特殊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,自觉提升师德素养。
责任单位:团委 学生工作处
2.确定校训、校歌、学校标识系统,挖掘校训、校歌的内在精神力量,开展校史校情教育,发挥好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、残障名人文化园等场所的育人作用,提升师生对“博爱塑魂”办学理念的认同度,践行融合教育平等互助的理念,打造师生共同的教育价值观。
责任单位:党委宣传部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
3.结合读书文化节和校园经典诵读等活动,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博爱文化贯穿于师生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的各个环节,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博爱文化的熏陶浸润。
责任单位:党委宣传部 团委 图书馆
4.选育、培植一批彰显“博爱”特色的文化实践活动品牌、管理服务品牌和文化艺术精品,进一步做好“西部计划”“暖阳公益”等志愿服务活动。
责任单位:团委 学生工作处
5.结合师范生培养,切实开展博爱师德建设,开展“我心中的师德”征文比赛和主题辩论赛、师范生文明礼仪风采展示等活动。
责任单位:团委 党委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处
(四)加强师德师风宣传,营造立德树人、博爱塑魂的浓厚氛围,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。
1.统筹开展各类表彰活动,开展优秀教师、优秀教育工作者、师德标兵等评选表彰工作,突出师德要求,弘扬先进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,营造传承和弘扬优良师德传统,营造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,提升师生对学校、对职业、对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责任单位: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
2.深入挖掘和深度报道在教学科研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师德典型人物,坚持以先进的事迹感染人、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、以进取的精神感化人,努力营造崇尚师德、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。
责任单位:党委宣传部 人事处
3.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,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,充分利用电视、报纸等传统媒体,以及网站、官微等新媒体,联合校内各新媒体公众号,打造校内外融媒体联合平台,大力宣传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。
责任单位:党委宣传部 党委教师工作部 人事处
(五)建立长效机制,健全完善学校师德建设的制度体系,加强和改进博爱师德建设。
1.完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、以提升师德修养为核心、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,建立健全博爱师德建设长效机制,修订完善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(试行)》,制定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》。
责任单位:党委教师工作部 人事处
2.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聘和人才引进师德考察机制,加强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评估工作,强化职务评审、岗位聘任、干部选拔、评奖评优、绩效考核等环节师德师风审核把关制度。
责任单位:党委组织部 人事处
3.完善适应本科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素质优良、富有爱心的未来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机制,实施“两代师表”培育工程,鼓励师生党员带头践行师德师风,在博爱师德建设中发挥模范先锋作用。
责任单位:党委组织部 人事处 教务处
4.注重师德激励,严肃师德失范惩处,建立健全师德状况调研、师德建设年度评议、师德奖惩、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,每年结合教师年度考核进行一次全校师德考核,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,并在教师职务(职称)评聘、岗位聘用、评优奖励、教学项目申报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。
责任单位:党委教师工作部 人事处 教务处
三、工作要求
1.加强组织领导,成立学校博爱师德建设委员会,对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、组织协调、宏观指导、问题研究和督促检查。
2.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长效协作机制,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师德师风工作的有关部署,统筹协调推进学校博爱师德建设工作。
3.落实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抓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,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,将抓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二级学院年终考核、中层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,加强监督指导。
4.各二级学院要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。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,要认真制定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,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,加强领导,统筹部署,切实做到制度落实、组织落实、任务落实。